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同行的时光

房 蒙

①旧历八月的北方小镇,碧空如洗,阳光柔软而熨帖——真是一年里最好的时光了。

②可是再好的时光里也会有人变老,我的外婆,她也一年一年老去了。早先几年,外婆就被姨妈接到城里去住了。

③听说我要回来,外婆早早地下楼,在路口处晒着太阳等我。年近九十岁的她的确是苍老了,梳在耳后的头发从花白变成雪白,牙齿也几近掉光了,像是一件古旧的物件蜷曲在光影里。

④我很乐意加入他们晒太阳的队伍里。时间在阳光和影子的胶着中缓缓而过,夕阳西下,黄昏的样子,使人想起“鸟倦飞而知还”的诗句。我扶她回姨妈家,宽阔平整的水泥路上,零星地散落着几片枯黄的叶子。

⑤我陪她慢慢地挪步,如同小时候她扶我学步的样子。傍晚的街道上,少有行人,世界有一种难得的安静。木质手杖杵地的声响在暮色里传出很远,像是大地上的某种震颤,又仿佛世间只有我们两个在走。在要拐弯的时候,她忽然说:“咱们再往前走一段吧。”她指着前面不远的地方,“咱们走到那里,再走回来。”

⑥说实话,她这个提议有些出乎我的意料。年纪轻轻就落下一身毛病的她,几乎从不出门。也因此,虽然自父亲故去后我就同她一起生活,但真正同行一段路的次数却屈指可数。

⑦我四年级的时候,就要去对面村子上学了。我们班主任兼语文老师是个个子不高红脸膛的民办教师。开学不久,他让我在黑板上听写,写到“圈”字的时候,我想当然先写一个“口”字,再在里面填上一个“卷”字——三年级的时候,学校里仅有的两个老师打架跑掉了,我其实已有大半年没有上过课了——他就把我推出门去,然后把门关上再让我进去。现在看来这实在是一次生动的教学,可那时的我,却觉得受了莫大的委屈。我铁了心要转到另外一个班上去,那个班的班主任是学校的校长,一个看上去相当和蔼的人。我把这个决定告诉母亲,被一口回绝。于是又告诉外婆,她竟毫不犹豫地要陪我去学校一趟——那个校长平日里喊她嫂子,大概她一出面,这事儿就好办了。那一次似乎是她这些年里走得最长的一段路了。事情自然得到了解决。

⑧还有一次是更早的时候,我大概只有四五岁,那是我记忆里外婆唯一一次到山上劳作的情形,并且带上我。

⑨四年前,外婆胆结石的毛病变得严重了,隔三岔五地复发,浑身战栗,发高烧,呕吐。我回到老家,租了一辆小面包车,送她到城里去做进一步的检查。因为担心路上的颠簸,就让她靠在我的臂弯里。那是我长大后第一次与她如此贴近,也是第一次察觉到她瘦小身躯里藏匿的羸弱。我像是捧着一团细小的火苗。那时,我真是担心她一走就再也回不来了。可是事情并没有想象的那般糟糕,后来我陪她到省城做了一个简单的腹腔镜手术,住了几天院就回来了。前来探望的人见到她精神矍铄的样子甚至有些吃惊——他们以为从此要卧床不起了。这大概算作我人生里最重大的一次凯旋

⑩三十年来,我所能记起的与她同行的时光就只有这么多了。

⑪暮色逼近,我同外婆相互搀扶着上楼。

⑫过了而立之年,我才觉得自己终于长大了,我与外婆的角色,似乎也在这样的时光流转里相互对换,我变成一个大人,而她慢慢退缩成一个需要时刻关照的孩子。然而,即便年近不惑,我也还是时常感到人生中的一些缝隙,不知何时皲裂开来,那是任何成长都于事无补的裂隙。

⑬不得不承认,这样的裂隙让我感到惧怕。即便只是黄昏里短短的一段路,我也害怕走着走着,会丢掉搀携的那个人。从此再没有人指引我折回的旧路,只能独自一个人走进浩大而幽深的森林——那时,我将永远丢掉一个叫作“孩子”的身份。 

(《光明日报》2019年12月6日 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①段的“阳光柔软而熨帖”,为下文晒太阳的情节作了铺垫。
B.外婆支持“我”转班,表现了外婆对“我”无原则的迁就。
C.文中多用质朴的语言,抒写了“我”和外婆之间真挚动人的感情。
D.本文运用插叙的叙述顺序回忆了“我”与外婆同行的时光。
【小题2】结合语境,按照要求赏析划线句子。
(1)我像是捧着一团细小的火苗。(从修辞的角度赏析句子)
(2)这大概算作我人生里最重大的一次凯旋。(赏析加点词语)
【小题3】文章写了几段“我”与外婆“同行的时光”,请简要概括。
【小题4】如何理解“即便只是黄昏里短短的一段路,我也害怕走着走着,会丢掉搀携的那个人。从此再没有人指引我折回的旧路,只能独自一个人走进浩大而幽深的森林——那时,我将永远丢掉一个叫作‘孩子’的身份。”这段话?
出卷题库

采用过本试题的试卷

更多相关初一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