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国民阅读研究与促进中心主任徐升国分析认为,近十年来,图书阅读量和阅读率都处于相对平稳的态势。这说明,如今媒体接触方式和阅读方式已呈多元趋势,很多人选择了数字阅读、有声阅读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分流和补充了图书阅读。从国际上看,纸书阅读量其实是呈缓慢下降趋势的,相比之下,我国阅读态势平稳,这证明这几年国内大力推进全民阅读,重视纸书、深阅读,已经开始收到一些成效。不过,徐升国认为,尽管我国人均图书阅读量为4.66本,但与一些国家相比还有一定差距,这提醒我们培养国民阅读习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还需要长期努力。

(材料二)

第十五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

 

成人纸质图书阅读量(本)

成人电子图书阅读量(本)

城镇居民纸质图书阅读量(本)

农村居民纸质图书阅读量(本)

2016年

4.65

3.21

5.60

3.61

2017年

4.66

3.12

5.83

3.35

 

(材料三)

第十五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数据显示,有声阅读也即“听书”,受到越来越多人的欢迎,使用手机APP、微信语音等收听图书相关内容成为阅读新的增长点。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所做的国民阅读调查显示,2017年我国国民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为73.0%,较2016年的68.2%上升了4.8个百分点。同时,有超过半数成年国民倾向于数字化阅读方式。

如果说听书还只是一种“前沿”或者说时尚的阅读方式,数字化阅读则几乎已经可以被称为这个时代的一种主流生活方式。君不见,早班地铁里,人手一部手机的“低头族”比比皆是,很多人手拿一张报纸的场景已一去不返。某种意义上,包含在这种场景中的数字化阅读,正在不知不觉间影响着人们的阅读习惯。如果说这种阅读方式起初只是为了填充人们的“碎片时间”,如今则需进一步发问,阅读是否正在被这种方式“撕成碎片”?

仔细想想,无论何种阅读方式,你现在是否还能沉下心来读完一本书,还是隔几分钟就要拿起手机刷刷微博、流连于朋友圈?当以秒计算的短视频日渐流行,无数转瞬即逝的兴趣点如走马灯般轮转。“碎片化阅读”带来的“阅读碎片化”,使浅阅读、快阅读大行其道,而深阅读似乎已成为生活中的一种奢侈。数字化阅读带来的“双刃剑”效应,需要更多维度、更深层面的观察。

科技演进到今天,阅读方式的变迁早已超越人们以往的想象边界,但是阅读的真正内涵与价值,其实并没有发生多少改变。读书使人进步,科技改变世界,而归根结底,如何让科技的进步服务于人的发展,“读书”这件事本身,已经提出了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小题1】下列对材料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我国人均图书阅读量和一些国家的差距昭示我们,培养阅读习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B.成年国民越来越倾向于数字化阅读,表明数字化阅读已经是这个时代的主流生活方式。
C.就像海浪一遍遍冲刷着沙滩,无数如走马灯般轮转的兴趣点很难在脑海中留下痕迹。
D.虽然科技在日新月异地发展,但阅读的真正内涵与价值,其实并没有发生多少改变。
【小题2】阅读材料二,你从图表中得出什么结论?
【小题3】如何让科技的进步更好地服务于人们的读书需要,请提出你的建议。
21世纪教育

采用过本试题的试卷

更多相关初二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