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

大雪天气为何不在大雪节气

①“小雪”和“大雪”是我国著名“24节气”中的两个节气。小雪节气在前,大雪节气在后。按通常理解,大雪节气的雪应比小雪节气下得大;但其实,小雪节气的雪比大雪节气大,是我国华北乃至北方地区的普遍规律。

②以北京为例。为了简化统计,本文用主要含小雪节气的11月代替“小雪”节气。主要含大雪节气的12月代替大雪节气。统计出现积雪深度5厘米以上(大雪天气)的月最大雪深,结果发现,在所有69年资料中,只有7年的11月份最大雪深比12月小。如果雪深标准从5厘米提高到8厘米,则69年中无例外地11月都比12月大。其实,比北京冬季更冷更北的地区,由于10月已有零下低温,因此,不仅11月最大雪深大于12月,而且10月最大雪深也大于11月。即,北方大雪都在初冬而非隆冬。

③实际上,只要天气条件合适,甚至立冬节气之前,北京偶尔也能降下罕见大雪。例如2003年11月6日,北京一场大雪,积雪深度达17厘米,远远超过了北京69年积雪记录中11月份11厘米的历史最大记录。

④“小雪”的雪比“大雪”大,主要是因为小雪节气在前,气温高,空气中的水汽含量比大雪节气大,大雪的可能性也越大。

⑤其实,在黄河中下游及其附近地区,全年雪最大、大雪最多的节气,既不是小雪大雪,更不是小寒大寒(因为那时气温更低、大气中水汽更少)。而是在2月下旬的雨水节气。还以北京为例。北京1959年2月25日和1979年2月23日,两天最大积雪深度都达到了创纪录的24厘米!究其原因,与“小雪”的雪比“大雪”大是类似的。即2月下旬已过全年最冷时期,冬末初春天气,南方暖空气开始活跃,水汽开始丰富;而此时北方冷空气势力仍强,强强对峙,密度较小的暖气流在密度较大的冷气流背上强烈、持久上升,遂可能降下大雪。

⑥所以,在我国华北东北地区中的大多数气象台站,冬季中最大积雪深度大都有秋末初和冬末春初两个高峰,隆冬反是相对低谷的规律。

⑦很有趣,我国东部中部冬季最大的降雪天气,不在最为严寒的东北地区,而在南方,间则在“小寒(1月5-6日)”“大寒(1月20-21日)”,也不在大雪节气。东北许多地区最积雪深度虽然都在50厘米以上,甚至60厘米,但是并非一场雪所成,而是雪后不化,多场累积所致。实际上那里每场雪反而都不大,因为那里极为严寒。我国东部中部地区最大雪,令人意外地出现在江淮、江南北部地区(但很快化完)。主要是这里纬度低,发生降雪暖气流层比北方更加深厚,水汽总量也更丰富的缘故。例如1954年末到1955年元旦一年持续两三昼夜的大雪,北纬32度附近最大雪深都在40厘米左右。其中安徽寿县和江苏南京分别达到52和51厘米。80年代中期的一个隆冬(记得在1月中下旬),我们一行从北京飞去杭州开会,正遇大雪,飞机在杭州盘旋20多分钟,最后只好伺机降落在上海机场。这场大雪雪深最大的地方也有45--50厘米。

⑧这里最大降雪多发生在1月份小寒大寒节气的原因,主要是这里冬季暖和,所以只有最冷时期才有合适的零下低温以利于降大雪。至于地域发生在江淮的原因,是这里纬度南北适中,江淮以北冬季严寒水汽条件较差,江淮以南气温过高,都难降“鹅毛大雪”。广而言之,我国南方凡冬季温暖的地区,如有大雪,一般都下在最冷的小寒大寒而非大雪节气。

(作者:林之光。摘编自《科普时报》11月22日,有删改)

【小题1】你有一位广州的朋友想来郑州欣赏大雪飞扬的美景,请结合文章内容和下图,告诉他(她)最有可能达成心愿的节气是( )和( )。
figure
A.小雪B.大雪C.雨水D.大寒
【小题2】文章第⑦段末尾写“我”的一次经历,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小题3】阅读下面的材料,与本文相比,说说它们在语言上有什么不同,并简要分析。

链接材料

当片片金黄的银杏叶随寒风开始旅行,光秃秃的树木孤独地摇晃着,小雪时节即将来临,意味着冬天真正来到了。

“小雪”是寒冷天气的开始,但中国幅员辽阔,小雷时节北方虽已霰雪纷纷,但江南地区呈现的依然是深秋景色。唐代诗人陆龟蒙是这样描绘的:“时候频过小雪天,江南寒色未曾偏。”

而在南国炎洲,更是温暖如春,唐人张登《小雪日戏题绝句》道:“甲子徒推小雪天,刺梧犹绿槿花然。融和长养无时歇,却是炎洲雨露偏。”这里不但没有雪,而且梧桐依旧绿意盎然,朱槿花依旧美丽盛开,凤光融融宜养生,连老天的兩露都偏向了这里。

(作者:徐新。摘编自《“小雪”诗情》2019年11月19日《齐鲁晚报》)

评课网

采用过本试题的试卷

更多相关初二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