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议论文,完成下列小题。

学历与学力

我的孩子快初中毕业时,问过我一个问题:“什么是学历啊?”我不想回答得太过敷衍,追根溯源查了厚厚的《辞源》,令我惊讶的是竟没有“学历”这个词,倒是另一个词——“学力”映入我眼帘,且对学力有更为详细的解释:学力是学问上的造诣,也就是学问达到的程度。宋《范成大》有诗云:“学力根深方蒂固。”可见学力的获得是需要努力和能力的,所以可以理解为学力是指学习的能力或做学问的实力,也就是指一个人的知识水平以及在接受知识、理解知识和运用知识方面的综合能力,它是在经历各种学习过程中不断地提高感悟而获得的。

当下社会上通常所关注的“学历”是指人们在官办或民办的教育机构中接受按步就班的课程设置,学习相应的文化知识,通过考试及考评方可拿到一个盖有教育部认证机构印发的“证书”,俗称“敲门砖”,也就是所谓“学历”了。常见的承认的学习经历为小学、初中、高中、中专、大专、学士、硕士、博士等诸如此类。客观来说,学历对于学力并不是一纸空文,学历可以体现出在一段时间内通过努力所获得的学习经历和能力,但前者是可预见的,而后者是无止境的,在很大程度上后者可以锻造前者,前者不一定能真正拥有后者。可见,一字之差,学力与学历的内涵却千差万别。

着眼于人类文明的发展,学力当然比学历更为重要。但是当今世界各国进入现代文明后,几乎都成为不同意义上的学历社会。因为在制度安排上,判断学历比判断学力更简便明了。但是一个有活力的社会,总能找到不唯学历、尊重学力的弹性通道,所谓“不拘一格降人才”,这才有了无数文凭低而成就高的佳话。但是,不可忽视的是,当前我们的学历秩序越来越僵化,学历泡沫越来越严重,学历已经与学力发生巨大的错位。

现在社会上一部分家长和学生以为考进了大学,拿到学历就可以找到工作,从而放松对学问和学力的追求,“学到用时方恨少”,找工作时又放不下自己的姿态,容易造成高不成低不就的状态;还有些学生急功近利,学习社会上的热门专业,但是有些专业恰恰是入学的时候还是热门,可毕业时用人单位已经人满为患。孔子曾教育弟子:“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取乎其下,则无所得矣!”一个人的学习经历和能力,如果能从人类和国家层面的战略高度去取乎其上,怎可得其中或下,乃至无所得?

孔子还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把受教育者培养成有品格、有高尚精神境界的“君子”,才能够承担重大的社会责任,能够对社会做出贡献。教育的功用在于培养完整而具有道德和智慧的人,这是学力应有的内涵。我们必须反思学历与学力的错位,既要反思教育机构培养学生能力和机制的问题,又要反思社会对这种学历的认可和价值评判体系,注重实际的学力,这不仅有利于人的成长,也有利于社会的发展。正如克里希那穆提在《一生的学习》所说:“正确的教育,一方面鼓励技术的学习,同时也应该完成某种更为重要的事;它应该帮助人去体验生活的完整过程。这种体验才能将能力和技术置于他们应有的地位。”

如果说学历能帮助我们找到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那么学力,更使我们借着学历的光亮,摸索着走出自己的一条路来。

【小题1】文中关于“学力”和“学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学力是学问上的造诣即学问达到的程度,它的获得是需要人的努力和能力的。
B.学力是一个人的知识水平以及多方面的综合能力,它可以通过在各种学习过程中不断地提高。
C.学历是可以通过在官办或民办的教育机构中接受课程设置、课程学习,通过考试及考评方可获得教育部认证的。
D.学历是可以通过努力获得的学习经历和能力,学力是无止境的,在很大程度上学历可以锻造学力。
【小题2】关于文中对“学力比学历更为重要”的理解,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不唯学历,懂得尊重学力,让无数文凭低而学力强的人有所作为的社会才有活力。
B.“不拘一格降人才”的用人理念成就了无数学历低而学力强的人。
C.现在社会上一部分家长和学生以为考进了大学,拿到学历也就拿到了“敲门砖”,就可以找到工作。
D.当我们只注重学历而忽视学力,就会让学历秩序越来越僵化,学历泡沫越来越严重。
21世纪教育

采用过本试题的试卷

更多相关初三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