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军令状

①小镇在萍乡东,很古,石板小巷,粉墙黛瓦,还有戏楼,带着一种翰墨气息。这些,都在岁月里静默着。在岁月里静默的,还有傩面具。

②大前年,也就是2016年的春日里,柳丝刚拉长,王叔家就来了个客人,是镇书记。王叔见了,笑着让座,泡茶。他知道,书记来这儿,没别的事,一定是谈傩面具的事,他希望自己重操祖业。

③萍乡傩面具,天下闻名。

④萍乡傩面具,小镇为最。

⑤至于小镇傩面具的雕刻,自然首推王叔了。王叔祖上数代,都以雕刻傩面具为生。傩面具,是人们演傩戏时戴的,有的凶狠,有的温和,有的粗犷,有的庄重……当然,雕刻好后,还要用砂纸打磨,然后上油打蜡,光润如玉,才算完工。

⑥这是绝技。

⑦可是,王叔从爹死后,就再也不雕刻傩面具了。书记多次来劝:“王叔,不能让老手艺失传啊!”可是,王叔摇头,自己的爹一生雕刻傩面具,一生穷困。到死时,想吃一个油饼都没吃上,因此留下遗言——以后,家人不要再雕刻傩面具,养不了命。

⑧书记说:“王叔,那是过去,现在不一样了。”

⑨王叔仍摇头,他也不愿放弃手艺。再说了,和自己一批的老兄弟,现在都走的差不多了。没走的吧,他数数,也没人会雕刻傩面具。他担心,自己将来一闭眼,小镇傩面具大概就真失传了。因此,他喝口茶,这次松了口道:“就是雕刻了,也没人买啊。”

⑩书记一听有希望,忙放下茶杯告诉他,这个不用担心,市里最近提出“年年有变化,三年大变样”的口号,会扶持老手艺。

⑪王叔仍摇头,仍担心。

⑫书记发了狠话,王叔包雕刻,销售的事情,他来负责。

⑬“真的?”王叔眼睛亮了。

⑭书记拿出一张纸,掏出笔,唰唰唰地写下一行字递给王叔。王叔一看,是军令状。书记在纸条上写——王叔包雕刻,自己包销售,口说无凭,立字为据。

⑮王叔笑笑,收起纸条。

⑯书记也笑笑,走了。

⑰于是,王叔拿出旧木箱,打开,拿出雕刀、斧头、锯子等工具,拿了本地出产的香樟木,开始雕凿起来,一张张傩面具,在雕刀下显现出来,有的瞪眼大喝,有的胡须奓起,有的眉骨高耸,有的肌肉坟起……

⑱可是,很少有人上门来买,偶尔有小镇人买,也就是一两个。王叔急了,找到书记说“看样子要烂在手里。”

⑲书记劝他,别担心,赶快雕刻,到时会供不应求的。

⑳“真的?”

㉑“王叔,还信不过我啊!”

㉒王叔半信半疑地回去。果然,就有人来买了,从远处来的,一次买了几十个,说回去送亲戚朋友。接着,又来人了,也是从远处来的。慢慢地,人越来越多,是来买傩面具的,也是来看小镇风景的。

㉓这些人看到书记在网上发的傩面具照片就来了,在这里又是观景,又是拍照,等于给小镇做了免费广告,也给傩面具做了免费广告。

㉔王叔高兴得笑哈哈。

㉕那天,书记又找到王叔说:“不能这样摆地摊了。”

㉖王叔问:“咋办?”

㉗书记早已规划好,在镇街那边,是一套古色古香的房子,让王叔住进去,将傩面具摆在货架上。房子就成了铺子,门是香樟木排门,也打了蜡,亮晃晃的。门上挂着一个匾,黑色的,上写店名“王氏祖传傩面具”,字为行书,石青色。王叔看看地方说:“大了,浪费了。”书记说不浪费,将来有大用处。出商量台

㉘王叔半信半疑。

㉙铺子开张了,生意供不应求。

㉚王叔着急上火,找到书记说:“人家大老远来,买不到傩面具,不是待客之道啊!”

㉛书记也无奈,他说,自己走遍小镇,除了王叔,没人会雕刻,现在的年轻人,更是两眼抹瞎。说到这儿,书记抬头,想出个办法:“这些年轻人一旦学会,就不愁没货了。可谁教啊?”

㉜王叔急了:“我啊,我能教。”

㉝书记望望王叔摇头:“这是你老人家的家传绝技,不外传的。”

㉞“家传绝技咋的?不是说三年大变样吗?不外传咋能变样?不但要传,我还要传好。”王叔声音很响地说。

㉟“真的?”书记问。

㊱王叔点点头,学了书记的样子,拿了纸条,歪歪扭扭写了张军令状——说到做到,决不食言,口说无凭,立字为据。

㊲书记拿了纸条,哈哈大笑。

㊳第二天,一群年轻人进了王叔铺子,原来很大的铺子,一下变小了。书记打趣说:“王叔,现在铺子不浪费了吧?”王叔这才醒悟,原来,书记早为今天做了准备。

㊴他笑着示范起来。

㊵听说,小镇现在已成为旅游名镇了,主打项目就是傩面具。

(作者:余显斌。有删改)

(注)傩(nuó)面具,是中国傩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用于傩仪、傩舞、傩戏。傩面具种类众多,造型各异,均为杨柳木和香樟木所雕,然后敷彩上漆,表现出粗犷朴拙、庄典华丽。
【小题1】文章第①段有什么作用?
【小题2】本文以“军令状”为题,“军令状”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小题3】文章⑦—⑰段是如何刻画王叔这一人物形象的?
【小题4】这篇小说的主人公是谁?请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
出卷组卷网

采用过本试题的试卷

更多相关初三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