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选文,完成小题。

[甲]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 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 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乙]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仞,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如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节选自苏轼《石钟山记》)

[注释]①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六月,苏轼由黄州团练副使调任汝州(今河南临妆)团练副使时,顺便送他长子苏迈到饶州德兴县任县尉,途经湖口,游览了石钟山,写了这篇文章。齐安:郡名。在今湖北黄州。②磔(zhé)磔:鸟鸣声。③噌吰(chēnghóng);这里形容钟声洪亮。④罅(xià):裂缝。⑤涵淡澎湃:波浪激荡。涵淡,水波动荡。澎湃,波浪相激。⑥窾(kuǎn) 坎镗(tāng)鞳(tà):寂坎.击物声。镗搭,钟鼓声。⑦周景王之无射(yì):国语》记载,周景王二十三年(前522)铸成“无射”钟.⑧魏庄子之歌钟:《左传) 记载,鲁哀公十一年(前561)郑人以歌钟和其他乐器献给晋侯,晋侯分-半赐给晋大夫魏绛。子,魏绛的谥号。歌钟,古乐器。⑨水师:船工。
【小题1】下面句于中加点词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曰:“此鹤鹤也。”             异二者之为《岳阳楼记》
B.而陋者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问今是何世,不知有汉《桃花源记》
C.余齐安舟行适临汝             三峡七百里《三峡》
D.囚笑迈曰                     予菊,花之隐途者也(爱莲说》
【小题2】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
(2)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吆如钟鼓不绝。
【小题3】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璨磔云霄间又有如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
【小题4】[甲][乙]两文都采用了由事及理的写法,由事件引出议论,卒章显志。[甲]文记叙了的________________经过及令人惊讶的结局,[乙]文叙述了作者探访________________的原因,让我们从中悟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的道理(用自己的话概括)。
评课网

采用过本试题的试卷

更多相关初三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