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乙)绍圣元年十二月十二日,与幼子过游白水山佛迹院。浴于汤池,热甚,其源殆可以熟物。循山而东,少北,有悬水百仞,山八九折,折处辄为潭。深者缒石五丈,不得其所止。雪溅雷怒,可喜可畏。水涯有巨人迹数十,所谓佛迹也。暮归,倒行,观山烧壮甚。俯仰度数谷。至江,山月出,击汰中流,掬弄珠璧。到家,二鼓矣。复与过饮酒,食馀甘,煮菜,顾影颓然,不复能寐。书以付过。东坡翁。

(注释)①幼子过:苏轼的第三子苏过。②殆:大概,差不多③少北:稍向北④缒:zhuì,用绳子拴住人或物放下去。⑤击汰:击水⑥掬:用手捧取⑦二鼓:二更(大约晚上十多点)⑧馀甘:即橄榄⑨颓然:醉倒的样子⑩书:写下。
【小题1】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节奏(划一处)
与 幼 子 过 游 白 水 佛 迹 院
【小题2】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1)无与为乐者
(2)馀甘
(3)影颓然
【小题3】翻译下列句子。
(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2)浴于汤池,热甚,其源殆可以熟物。
【小题4】(甲)(乙)两文都是苏轼的写景文,但表达感情却不同,请你说说甲乙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出卷组卷网

采用过本试题的试卷

更多相关初二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