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鸡文化趣谈

①鸡在我国传统的十二生肖中排行第十,与十二地支配属“酉”,一天12时辰中的“酉时”是下午5时至7时。酉时天近傍晚,鸡食饱进窝栖息。

②由于鸡与“吉”谐音,于是鸡就成了象征吉祥、美好的“祥禽”。“正月初一为鸡日,正旦画鸡于门”,古人将新年首日这个最大的日子定位为鸡日并画鸡于门,当有避祸趋吉、祈平求安的用意,鸡越大越吉利,大鸡表示大吉。也有经典的“鸡王镇宅”图,画的是一只大公鸡口衔毒虫。

③鸡在古代被称作德禽,西汉韩婴《韩诗外传》中说:“鸡有五德:首带冠,文也;足搏距,武也;敌敢斗,勇也;见食相呼,仁也;守夜不失,信也。”这“五德”,极为生动地刻画了鸡的相貌和秉性。魏晋诗人刘桢崇尚雄鸡的勇武不屈,吟诗赞美雄鸡蔑视强暴的大无畏精神。

④鸡亦是儒家文人表达忧国思乡或济世救民等情感的载体。曹操的“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反映军阀混战酿成丧乱的史实:李廓的“长恨鸡鸣别时苦,不遣鸡栖近窗户”则表现患难夫妻战时离别的悲苦。陶渊明《归田园居》中的“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与《桃花源记》中的“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皆塑造了安宁和乐、质朴自然的世界。这种“鸡犬相闻”的世俗生活成为和平、稳定、自由的象征,发展到了后来,形成了一个独特的诗歌流派田园诗派。在抗日战争的危难时刻,著名画家徐悲鸿曾创作了一幅令人精神振奋的《雨中鸡鸣》图,画中一只雄鸡骄傲地立在雨中昂首挺胸,寓意是号召有血气的青年起来为中华民族的解放而斗争。

⑤“马牛羊,鸡犬豕;此六畜,人所食”,以鸡为食材的菜肴丰富了我国的饮食文化。孟浩然《过故人庄》有“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陆游《游山西村》有“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都把鸡当作待客佳肴。民间有句话“无鸡不成宴席”,就能看出鸡在膳食中的地位。

⑥由于鸡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所以在我国语言文化中,含有鸡的成语不计其数,寓意深长。与鸡相关的成语约有100多个,如鸡毛蒜皮、鸡飞蛋打、鸡大升天、呆若木鸡、闻鸡起舞、金鸡独立等等。虽然比带马的成语还少一点,但对于丰富多彩的中国成语来说,绝对算得上是“鸡”不可失的重要角色了。

【小题1】下列关于“中华鸡文化”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鸡在生肖文化里配属为十二地支中的第十位“酉”,因为鸡有“酉时栖息”的习性。
B.鸡能体现文、武、理、智、信五种优秀品德。
C.鸡有吉祥如意和辟邪祈福的象征。
D.鸡是文人墨客表达思想情怀的载体。
【小题2】下列说法与文中内容不符合的一项是(       )
A.中华鸡文化源远流长,内涵丰富多彩,与生活密切相关。
B.以鸡寓“吉”的风俗在中华大地上流传不断。
C.在描绘田园生活的古代诗歌中,鸡是一个深有寓意的重要意象。
D.与鸡相关的成语有100多个,在含十二生肖的成语中居于数量的首位。
【小题3】下列对本文写法的分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
A.第①段在文中起到了总说和总领的作用,使本文呈现“先总后分”的结构。
B.第④段运用摹状貌的说明方法,准确而生动地介绍徐悲鸿画作中的雄鸡形象。
C.第⑤段引用民间谚语和诗人名言,表明鸡在中华膳食中具有不可或缺的地位。
D.第⑥段中根据成语“机不可失”而仿拟出“鸡不可失”,活泼风趣,体现了说明语言的生动性。
21世纪教育

采用过本试题的试卷

更多相关初二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