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22-2023学年高一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复习专题:实用类文本阅读——科普类题材专项(一)

日期: 2024-05-14 高一下学期语文

现代文阅读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材料一:

中医药的传统是什么,我想大概有这么几条。首先,中医的传统不是疾病医学。第二,中医不是物质科学。第三,不是认识论上的知识论。中医关心的是从哪里寻找健康的钥匙。同样的“治病必求于本”这几个字,在西医看来,着眼点在于对象性思维的“病”,问的是“病从何来”;而中医提这个问题时重点在意向性思维的“治”上,问的是“治向何去”。“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东西方对“本”有不同的理解和追求。西方的“本”是指物质现象背后的本质原因,是对本质的认识,是知识论,是科学。是什么科学观呢?是物质世界范围内的认识论、知识论的科学观。文艺复兴五百年来,它取得了巨大成就。而中医不是这样提问题的。它首先提出什么是“利”,什么是“害”,什么是“药”,什么是“毒”,强调识别“利害药毒”的能力和取舍标准。第二,两千多年前就提出医师的责任是“聚毒药以供医事”,是把“毒”转化为“药”,把“害”转化为“利”,帮助人们养生、保健、治病。第三,医学与医生有三等,上医医未病之病,对象是生命、养生;中医医欲病之病,对象是“健”,任务是保健;下医医已病之病,对象是病。我们的误区就在这个地方。一百年来,我们中医就努力地去走这最后的一条路。

现代医学的科学化过程中要求的是对靶点的直接对抗,是对生命现象的抑制和阻断,广义地说,是“抗生”的,而我们在理论上又要求“卫生”和“养生”,这是矛盾的。中医的优势和学术本质,第一是“人”,第二是“生”。“生”是中国文化中的价值观,认为人们应该“赞天地之化育”,追求的目标是“天人合德”,也就是“你活我也活”,人要活,细菌病毒也要让它活,这就是生态,就是“万物并育而不相害”“与万物浮沉于生长之门”。气度要有这么大。只有有了这么大的气度,才能把周围环境中的因素转化为有利于“生”的因素。所以,中医学的传统起码要回到《汉书·艺文志》,即“方技者,皆生生之具”。所以中医药是为人类生命的健康、发展、进化服务的方法、技术、工具。你非要扭转它,就变成两码事了。我的老师一九五九年临终前就说过:“欲求融合,必先求我之卓然自立。”展开来说,就是欲求融合现代科学技术的成就,必先求中医学自我的卓然自立。

(摘编自陆广莘等《中医药的传统与出路》)

材料二:

中医药,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一块瑰宝,是对人体生命活动和疾病变化规律的理论概括,它主要包括阴阳、五行、运气等学说,以及诊法、预防、养生等内容。它融合了哲学思想、医疗保健、植物学等多种科学的思想,其丰富的内涵受到全世界的瞩目。但是,中医药在现实中处在边缘地位和附属局面。要摆脱这一现状首要是加强对中医人才的培养和以现代化手段使中药质量可控,还要加大对中医药的宣传力度,使百姓从内心接受中医药。

想要培养中医药的支持者,应该以中医药自身的内容特点为立足点,以中小学为切入点开始启蒙教育,让传统中医药的种子在学生们的意识中生根发芽。下面对中医药走进中小学进行分析,希望为中医药的推广和发展做出一些贡献。

首先,选择适合青少年的内容。中医药内容纷繁复杂,有些知识晦涩难懂,不适合青少年阶段的学生学习,他们理解起来比较费劲,而且不易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针对这一问题,有必要对学习的内容进行筛选,如可以选择中药的炮制、中药香囊制作以及常用中药饮片识别等内容。然后改变往日直叙式的教学方式,理论知识讲解和实验操作相结合,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中草药的性味归经、功效、适应证等相关知识。这样既可提高青少年的学习兴趣,又可提高他们对中草药的认识和理解,并加深他们对中药的记忆。例如在课堂上将中药山楂炮制品与生品煮水,让学生口尝并对其酸性进行比较,使学生通过切身体验感受到炮制的作用。

其次,引导青少年走进中医药。通过建立“模拟中药房”,使青少年了解中药储存和归类方式。在手摸口尝中,让青少年找草药、识草药、认草药,同时教授他们一些辨识药材真伪的方法和诀窍,让他们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去。这样可以对中医药的延续与传承起到正面作用,也为他们今后掌握更多的中药知识打下一定的基础。学习这些知识,即使他们将来不做医生,对于自己的生活也有很大的帮助,同时也使中医药更贴近人民群众的生活。

(摘编自薛海萍等《浅谈中医药走进中小学的意义》)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材料一:

11月29日晚,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航天员费俊龙、邓清明、张陆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打响中国空间站建造阶段的收官之战。

随后,3名航天员进入空间站,与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在中国空间站相拥问候,实现了中国载人航天史上首次太空会师,再次刷新我国载人航天发展新高度。后续,2个航天员乘组在中国空间站进行首次在轨轮换。6名航天员共同工作生活约5天,完成各项既定任务和交接工作。

12月4日20时09分,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航天员乘组身体状态良好,平安回家,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是空间站三舱组合体组装完成后第一个到访的乘组,是中国空间站建造阶段的最后一棒。也是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的第一棒。中国空间站完成在轨建造以后,将转入为期10年以上的应用与发展阶段。航天员将长期在轨驻留,开展更加深入的空间科学研究和宇宙空间探索。中国空间站将为人类探索太空提供重要合作平台。

(摘编自贾璇《我国载人航天史上首次“太空会师”,6位航天员生活的“三室三厅”挤不挤?》)

材料二:

连日来,国际媒体纷纷聚焦中国航天事业取得的新成就,认为中国空间站将成为国际太空合作的新平台。

路透杜报道说,神舟十四号乘组与神舟十五号乘组共同创造中国航天事业的新纪录,中国空间站的顺利建设是中国在太空探索领域影响力和自信心同步增长的缩影,中国的航天事业已取得显著进步。

《俄罗斯报》报道说,中国空间站首次实现6名航天员同时在轨驻留,再创中国航天事业新纪录。中国空间站的建设速度是“创纪录的”。

西班牙埃菲社刊发报道说,中国空间站未来可能成为世界上唯一在轨运行的空间站。报道还回顾了中国近年来在太空探索领域取得的一系列成就,包括月球探测器实现月球背面软着陆、火星探测器成功着陆火星等。

法国《费加罗报》网站报道说,中方表示中国空间站建成后将服务于科学目的,首批入选科学实验项目中包括9个国际合作项目。

俄新社报道说,中国强调对外开放,“邀请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参与空间站合作”。中国航天事业的快速发展让人看到希望,在可预见的未来,人类将有更多的机会飞向其他星球。

(摘编自张魏桔《中国空间站提供国际合作新平台》)

材料三:

随着中国空间站建造阶段的完成,空间站的建造成本也随之出炉。仅仅是资金投入,目前的数据就已经达到了80亿美元!而按照2021年《中国科学·技术科学》刊发的《空间站长期运行在轨活动与运输访问一体化规划》一文中对于未来空间站每年的维护费用进行的评估,中国空间站建成后差不多每年花费约4.41亿美元。

如此高额的开支,真的有意义吗?这是很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问题。

前几天神舟十四号返回舱成功着陆,带回来在空间站实验的第三批空间科学实验样品,其中包括“国际首次在轨获得的水稻种子”。随后,对于空间站到底有没有用的回应,也正式公布了!

其实,中国空间站的建造,不仅有意义,而且对未来具有非常深远的影响。

如果大家认为80亿美元费用过高,可以参考一下国际空间站的投入。纽约时报在我国空间站最近连续出现好消息时,对两个空间站做过对比,国际空间站的建造费用为1000亿美元。这些年的维护费用加一起,达到850亿美元!其真实数据可能还远不止这些,但即便如此,也远超我国的投入,如果真的毫无意义,会有这么多国家愿意花费这么多的投入吗?

根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12月10号的消息,经初步统计,航天发展这三十年以来,有4000余项技术成果被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的各个行业。粮食问题一直是民生的最大问题,太空育种之后,这个问题也许会得到解决。而中国空间站作为专门用于太空实验的基地,未来的科研成果,甚至会远超以往所有成果的总和。

此外,我国航天专家表示,中国航天下一步将会探索月球,那么现在的很多深空远距离探测需要的实验,都可以在空间站进行,甚至,未来可以将空间站作为跳板,再进行远距离载人探测。毫无疑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尤其是中国空间站开展的科学实验和创新,在人类航天科技成果中的比重将会越来越高,从而为全人类做出更多、更大的贡献。

(摘编自西昆仑《中国空间站花80亿美元浪费?最新回应:超4000项航天成果已用于民》)

试题详情
现代文阅读I

材料一:

中医药学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

中医药学提倡“三因制宜”“辨证论治”,体现了中华民族因地制宜、立象尽意的特有思维方式;倡导“大医精诚”“仁心仁术”,体现了中华民族生命至重、厚德载物的人文精神。这些哲学思想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成为中华民族的重要标识。在实践层面,中医药学强调养生“治未病”,并在长期发展中积累了丰富的养生理念和方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健康养生文化,深深融入中国人的日常生活。比如,强调生活方式与健康密切相关,讲究“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强调养德养生等等。从这个意义上讲,发展中医药就是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须发展中医药。

英国学者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一书中提出:“尽管中国古代对人类科技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为什么科学和工业革命没有在近代的中国发生?"事实上,科学并非只有一种表现形式,中国的科学并不等同于西方的科学,西方科学采用的方法也不是获取科学知识的唯一方法,不能把西方科学当作衡量科学的唯一标准。中国有自己的科学传统,中医药就是中国传统科学最具代表性的门类之一。与其他中国本土科学一样,中医药学在发展过程中逐步融汇道、气、阴阳、五行等中国哲学思想,逐渐构建了阴阳五行、五运六气、辨证论治等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实现了独具特色的医学与哲学、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融合和统一,在几千年实践中形成了全球范围独树一帜、疗效确切、覆盖人生命全周期的医学科学。

从历史上看,中华民族屡经天灾、战乱和瘟疫,却能一次次转危为安,人口不断增加,文明得以传承,中医药作出了重大贡献。特别是在与疫病斗争中产生《伤寒杂病论》《温病条辨》《温疫论》等经典著作,形成了系统的、独特的防病治病的理、法、方、药.屠呦呦研究员从葛洪《肘后备急方》中汲取灵感,发现了青蒿素,挽救了全球数百万人的生命,并因此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近年来,病毒性呼吸道传染病频发流行,中医药在治疗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甲型H1N1流感等方面也取得明显成效,为应对新发突发传染病积累了丰富经验、独特理论、技术体系和经典方药。

而发祥于中华大地的中医药,在不断丰富发展自己的同时,也逐步传播到世界各地。早在秦汉时期,中医药就传播到周边国家,并对这些国家的传统医药产生重大影响。预防天花的种痘技术,在明清时代就传遍世界;《本草纲目》被翻译成多种文字广为流传,达尔文称之为“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

对于人类健康面临的诸多问题和困境,中医药越来越显示出独特价值和先进性。我们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紧紧把握天时、地利、人和的历史性机遇,切实把中医药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世界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摘编自王国强《以高度文化自信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

材料二:

疟疾威胁人类健康长达数千年.20世纪50年代,由于疟原虫抗药性的出现,疟疾重新开始肆虐,消灭疟疾的国际努力遭受重挫。1967年,中国政府启动“523”项目来抗击疟疾。1969年,中医研究院任命我领导抗疟药研究工作。我带领由植物化学和药理学专业研究者组成的团队开始从中草药中寻找并提取可能具有抗疟疗效的成分。

在第一阶段,我收集了2000个方药,挑选出可能具有抗疟作用的640个,从其中的200个方药中提取了380余种提取物,在小白鼠身上测试抗疟效果,然而进展甚微。

研究的转折点出现在青蒿上,其提取物显示有一定的抗疟效果,然而,实验结果很难重复,而且似乎与文献记录相悖.

为了寻求答案,我们查阅了大量的文献。最早提到青蒿治疗疟疾的记录,出现在东晋葛洪所著的《肘后备急方》中,书中有这样的话:

“又方,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

这句话让我深受启发:我们使用通常的加热提取方式,也许恰恰破坏了青蒿的活性成分。因此考虑改为低温提取,以保存其抗疟有效成分。改变提取方式后,抗疟效果果然大幅度提升!

我们随后将青蒿提取物分为酸性和中性两大部分。在1971年10月4日,我们成功得到了安全性高的中性提取物,并获得对感染疟疾的小白鼠和猴子百分之百的抗疟药效!我们终于找到了发现青蒿素抗疟疗效的突破口!

青蒿素是中医药学给予人类的一份珍贵礼物。然而,这绝不是中医药智慧的唯一果实。中国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还发现,具有悠久应用历史的中药砒霜,用于治疗白血病颇具疗效,已经成为治疗白血病的重要选择。对治疗失忆有效的石杉碱甲,也是从中草药“千层塔”中提取的,是我国用于治疗老年性精神障碍的一种临床用药。

这里所举中医药对人类健康的贡献,不过沧海一粟。我的梦想是:在同威胁人类健康与生命的疾病的斗争中,中医药学将进一步发挥威力,为维护世界人民的健康与福祉作出新贡献!

摘编自屠呦呦《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

试题详情
现代文阅读Ⅰ

材料一

中国古代园林建筑和山水画有着天然的密切联系,是中国山水画中不可或缺的“形象”,山水画的意境往往由园林建筑的“意象”带出,可谓画中的“点睛”。它与树石云水构成了中国山水画的经典图式。作为民族文化精神的体现,古典园林建筑和山水画都体证了中国传统的宇宙观、人文精神;在山水画发展的关键时刻,园林建筑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推动了山水画的成熟;古典园林建筑的形制所附有的丰富文化内涵及审美特征因其山水画的介入——同时转化成为中国山水画深厚文化和审美内蕴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古典建筑的形制及其所附有的文化的认知程度,影响和制约着山水画创作的广度和深度。

(取材于陈智安等人的文章)

材料二

“不知中国画理,无以言中国园林。”中国山水画与古代园林建筑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绘画和建筑的关系在“界画”这里形成了一个微妙的交汇点。早期界画带有建筑草图的影子,它以描绘建筑物或者各种精致器物为艺术表现形式,绘制过程中通常需要用界尺来辅助画笔,勾勒建筑物或者器物的轮廓线。由于科学、形象地载录了以建筑及桥梁、舟车等为对象的古代生活原貌,早期界画的使用价值、档案价值更大于审美价值,一些早已消失于大火或历史云烟中的中国木质古建,得以如纸上纪念碑一样,被后世铭记、想象和怀念。据《历代名画记》记载,唐朝时官至工部尚书的阎立本既亲自参与设计图的绘制,又熟谙于山水。从他开始,建筑设计中的山水渐渐从原来的宫观效果图中独立出来,成为单纯的山水画。

中国古典园林正是以山水的画境为骨架的。山水画与古典园林建造,都基于人们想要亲近自然的愿望。造园大师计成为高官严嵩修建别墅庭院“积香炉”时,把严大人扔给他的两句宋词“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筑出满目风情。唐代诗人王维,不仅创作了“画中有诗”的山水画、“诗中有画”的山水诗,还筑建了诗画结合的物质实体“辋川别业”,所谓“善画者善园,善园者善画”,山水画和园林在创作手法和思想上相互交织。中国园林重意境,重诗情画意,被称为“三维的中国山水画”,其美学境界与中国古代的文学绘画、戏曲等艺术形态相契合。

在传统山水画中,画面的主次关系是很讲究的,如果喧宾夺主,画面就会混乱、平板。因此,山水画在构图时,首先要找出有特色的山和树作为主体。如明代戴进《关山行旅图》,画家将主峰置于画面中心,以精细的笔法描绘出主峰挺拔陡峭、直入云天之势;把江渚、远山以及水景放在次要位置,画得简括、浅淡,烘托出主景的雄伟、挺拔。整幅作品近浓远淡,富有层次,工细之中见豪放,雄伟之中见秀气。

古典园林的整体布局也很讲究建筑和空间的主从组合,通过对比实现主次分明、多样统一的效果。如北海公园琼华岛上的白塔,与其前面的琉璃佛殿,在色彩上形成洁白与金碧重彩的强烈视觉对比;塔的弧线造型和高居山顶的位置,更使其成为琼华岛乃至全园的主体建筑景观。颐和园中的佛香阁,则以其巨大体量与四周建筑物形成对比,成为全园布局的主体和重心。此外,形状对比也是园林布局的常见方式。

中国传统山水画最忌将主题和盘托出,主张以含蓄的方式来表达画面的中心思想。要把握好这个火候,“藏”与“露”的拿捏非常重要。如元代王蒙所作《长松仙馆图》,画面下方近水的岩石与长松交错,松涛阵阵似可听闻,在郁郁葱葱的崇山峻岭中两处有藏有露的山居茅舍,传达了“善藏者未始不露,善露者未始不藏”的意趣。

中国古典园林为表达园景意境的深邃,也会把某一景物通过山石、建筑、植物等遮掩一部分,使人看不到全貌,产生一种欲显而隐的含蓄美感。如苏州留园的石林小院,由于院墙、门窗遮挡了一部分山石,从院中看到的石林小景便呈现些许神秘感,表现出含蓄的审美情趣。苏州拙政园的花木隔、山石隔等更是运用这一造景手法的典范。

(取材于牧戈等人的文章)

材料三

随着传统文化的回归,中国古典园林艺术蕴含的东方审美重新引发建筑界关注,我国一批前卫建筑师及学者开始致力于将园林思维引入建筑设计中,力求将园林式审美意识及空间营构方法移植和转译到建筑创作领域,探索中国当代建筑的本土化实践。

“篱苑书屋”位于北京郊区接近群山的地方,是一座方形建筑,以方钢作为主要构件。外围护材料使用钢化玻璃,玻璃外侧被4万余根长短一致、粗细相当的柴禾秆密密匝匝地包裹。从远处看,屋前水面、水边栈道、平铺的卵石路围护下的裹满禾秆的篱苑书屋,犹如生长在山谷中的巨型鸟巢。

建筑内部唯一的隔断是混凝土大门处的玄关,浓缩的入口空间为接下来主要空间的呈现做了铺垫。书屋内部主体空间由大台阶及书架组成,书被摆在台阶下面,台阶成为主要的看书空间。书籍排布随意,读者可以任意抽取自己感兴趣的书,找到一个舒服的座位静心阅读。屋内没有人造光源,阳光透过夹在立面及屋顶玻璃当中的柴禾秆将斑驳的影子投射到室内空间,明亮而温和,读书人仿佛置身于自然。

(取材于李晓丹等人的文章)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在移动互联网经过10多年发展之后,人类社会将迎来新一轮的网络迭代升级。虚拟世界由于现实世界的深度托举而“变实”,现实世界由于虚拟世界的深度嵌入而“更活”,无论是从虚到实,还是由实入虚,元宇宙将满足用户更加真实的体验。

元宇宙作为一个新风口,不是横空出世,而是经过思想观念和科技创新的长期酝酿,并且有着现实基础作为支撑。1981年,美国数学家弗诺·文奇出版小说《真名实姓》,构思了一个通过脑机接口进入并获得感官体验的虚拟世界。1992年,美国科幻作家尼尔·斯蒂芬森深化了文奇的创意,在小说《雪崩》中提出了元宇宙的雏形,一个平行于真实世界的赛博空间,体验者戴上耳机和目镜,就可以通过虚拟分身的方式进入由计算机模拟、与真实世界平行的虚拟空间。

从现实性来看,元宇宙是现实世界的数字孪生体,现实世界的生产方式、交换方式、社会结构和文化价值都可复制到虚拟世界中。因此,元宇宙的时空动力学机制与现实世界紧密相连,元宇宙建构了一个把互联网、硬件终端和用户有机整合起来的、全覆盖的虚拟现实系统。

从应用角度看,元宇宙将实现游戏、社交、娱乐、办公等行为方式的升级,已经被投资界认为是前景十分广阔的赛道,未来将是数字经济创新和产业链延伸的新高地。

从技术侧看,元宇宙吸纳了信息革命、互联网革命、人工智能革命的最新成果,特别是包括游戏引擎在内的虚拟现实技术,向人们展示出建构与现实世界平行的全息数字孪生世界的可能性。元宇宙将引发信息科学、量子科学、数学和生命科学的互动,改变科学分析范式,推动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相互作用、交叉融合。

元宇宙发端于游戏行业,但必将超越游戏向更广阔的空间扩展。一方面,围绕游戏打造的元宇宙基础设施和体系架构日渐成熟;另一方面,游戏与现实边界开始模糊化并走向消融。元宇宙正在形成其独特的构造,按照Beamable公司创始人的说法,有7个方面:体验、发现、创作者经济、空间计算、去中心化、人机互动、基础设施。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下,虚拟演唱会、在线会议和教育等虚拟空间活动不断涌现,人们可以随时进行身份切换,穿梭于现实与虚拟世界中,工作学习,社会交往,购物旅行。

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数字经济快速发展并正在成为构建现代经济体系的重要引擎,也将带来巨大的市场空间。当前,因为移动社交已趋于成熟,增长空间有限,同时面临一系列数据问题、产品推广和政策限制,有必要提前布局下一代社交网络,而掌握元宇宙将会产生更长的用户时长。有鉴于此,一些大公司积极布局元宇宙,也是顺应移动互联网迭代升级的必然之举。

(摘编自徐浩然《元宇宙离我们有多远》)

材料二:

在人们眼中,“元宇宙”一方面承载了“科技向善”的崇高使命,另一方面也成为“一夜暴富”的“财富风口”。在主流哲学探讨中,“虚拟世界”始终是被警惕和防范的对象。美国著名政治哲学家罗伯特·诺齐克曾提出一个思想实验:假设有一台机器,只要走进去就可以在它营造的虚拟世界中享受最大的欢愉和乐趣,而留在现实中就要摸爬滚打,承受失意和痛苦。在他的课堂上,面对机器给予的极大诱惑,学生大多选择了留在现实世界——相较于可以互相替代的虚拟世界,无可替代的现实世界承载了人们更多的期待。

讽刺的是,尽管哲学和文学都以一种“现实中心主义”告诫人们以警惕和冷静的态度面对“元宇宙”和虚拟世界,但这一概念还是吸引了大批拥趸,并被赋予了崇高意义:发展元宇宙已然被拔高到“科技向善”的层面,它被认为可以改变世界,是实现人类无限可能的重要举措。

有英美学者清楚地指出了种种“赋魅”背后的意识形态因素:“科技公司开始谈论他们的使命,而他们的使命总是被夸大:改变工作的未来,连接全人类,让世界变得更美好,拯救整个星球。这些公司非常公开地、相当狂热地担心各种形式的世界末日灾难……显然只有科技企业亿万富翁才能将我们从中拯救出来。”

的确,无论元宇宙的蓝图绘制得如何理想,但这些科技公司也始终是一个资本实体。它们打造种种意识形态幻象,都旨在让人们相信,眼花缭乱的虚拟世界代表了人类的未来。然而,资本实体本身却无比清醒地借助于这种意识形态幻象攫取现实中的利益。事实上,无数炒热“元宇宙”概念的掮客也是如此,他们既是被“收割”的韭菜,也试图充当收割他人的“镰刀”。

当然,这种对意识形态的症候阅读绝不意味着拒绝技术进步。或许有一天,“元宇宙”会融入现实,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就像如今人们已习惯于在互联网上冲浪,在游戏中社交。但这样的进步和生活方式的迭代必须遵循科技发展的规律,它与宣扬“科技向善”和“改变未来”的资本主义科技巨头的个人英雄式意识形态无关,也注定无法通过“炒概念”和“炒热钱”得到实现。

(摘编自贝雅夫《元宇宙叙事:“科技向善”的意识形态神话》)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著名作家冰心在散文《肥皂泡》中写道:“这梦幻般的肥皂泡,是我们自己小心地轻轻吹起的,吹了起来,又轻轻地飞起,是那么圆满,那么自由,那么绚丽……”吹肥皂泡可能是很多人童年时玩过的游戏,五彩缤纷的泡泡着实惹人喜爱。可是,为什么肥皂水看起来是清澈的,但泡泡却在阳光下呈现出五颜六色,还不断地发生着变化呢?其实,这是光的薄膜干涉现象。

(摘编自王振东《多彩斑斓诚可爱——漫话肥皂泡》)

材料二

薄膜干涉现象,不只出现在肥皂泡上。

1892年的一天,科学家泰勒用一架照相机拍完照片后发现,镜头由于粘附了一层污膜而严重地失去光泽。于是他只能把镜头擦拭干净后重新拍摄。但是几天以后,他却惊讶地看到:用脏镜头拍的那张照片竟要比重拍的照片清晰得多。

这是怎么回事呢?泰勒向朋友们请教,可谁也不肯相信,泰勒也不再深究了。

过了近40年,这件悬案才引起了另一位叫鲍尔的科学家的注意。开始时他虽然多次重复泰勒的试验,但都没有成功。后来他把溴化钾涂在石英上,形成一层薄膜后发现,薄膜反射的光中失去了某些波长的光波,而使另外一部分光的透射效果增强。这个现象和肥皂泡在阳光下显得五彩缤纷一样,都是光在薄膜上干涉的结果。鲍尔运用这把“钥匙”终于解开了泰勒的疑问。

目前,薄膜光学已成为现代物理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了。

(摘编自郭哲华主编《中外科技小故事:污膜之谜》)

材料三

什么是薄膜干涉呢?

往池塘里丢入两颗石子,所产生的涟漪会相互干涉,形成美丽的花纹。仔细观察池塘里的水波,你会发现某些位置的振动始终在加强,而另外一些位置的振动始终在减弱。在物理学中,我们将两列或两列以上的波在空间中相遇时发生叠加或抵消从而形成新的波形的现象称为干涉。研究表明,光也像水波一样具有很强的波动性。当波动频率相同的光束相遇时,也会产生相互干涉的情况。两波的波峰或两波的波谷同时抵达同一地点,干涉波会产生最大的振幅,称为相长干涉;而一波的波峰与另一波的波谷相遇,使干涉波的振幅减小,称为相消干涉。

值得注意的是,一定厚度的膜只能使一定波长(颜色)的光发生稳定的相长干涉或相消干涉。如果在某处,只有红色光满足相长干涉条件,则此处呈现红色;如果此处只有绿色光满足相长干涉条件,则此处呈现绿色。由于液体因重力向下流动,导致肥皂膜各处的厚度并不均匀,阳光在厚度不同的膜面上,就会出现或加强或减弱,或相互抵消的情况,因此薄膜上的彩色斑纹也随之而流动。这样的现象,叫做光的薄膜干涉。

不仅肥皂泡会产生这种现象,只要是光线射入任何透明薄膜时,都会发生这种现象。如人们常见到水上的油膜、蜻蜓或苍蝇的翅膀、CD片等等,在太阳光的照射下,都会显得色彩缤纷。这个道理与肥皂泡呈现彩色的道理是一样的。

(摘编自《科普中国》)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材料一:

机器人新闻是使用算法自动从结构性数据中生成的新闻,这种依赖数据生成新闻的程序一旦开发出来就可以高速生产出海量的内容。所谓机器新闻写作是一种自然语言生成引擎,利用算法程序,通过采集大量的各种题材及高质量的数据,建立各种分类的庞大数据库,借助人工智能(AI)实现从数据到认识、见解和建议的提升和跨越,最后由机器自动生产新闻。由此可见,机器人新闻的一个最明显的特征是自动化,因此也可以称之为自动化新闻。目前热度正居高不下的机器人以其强大的精准性、时效性和数据挖掘能力在新闻领域中脱颖而出。通过“多、快、好”且本来就备受关注的新闻消息吸引并锁住大众,机器人新闻俨然成为媒介抢占市场的一把利器。

紧随着西方国家将机器人应用于新闻生产的成功实践,近几年来,把机器人撰写新闻稿件应用于新闻生产过程也在国内新闻生产领域得到了极高的重视和推广,并在体育、财经、地震报道等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完成的报道也主要是那些标准化程度较高的消息、快讯等新闻题材。

(摘编自《机器人新闻:开启新闻生产模式新样态》)

材料二:

最先出现的腾讯梦幻写手,第一次将AI(人工智能)写稿机器人应用于国内新闻生产中;新华社推出的“快笔小新”则是开启了央媒机器人写稿的先河;今日头条的“张小明”让写稿机器人的技术水平提升到了2.0时代。其他的如阿里巴巴与第一财经、南方都市报等都争先恐后地加入到利用机器人生产新闻过程的大潮中,并推出了自己的新闻机器人“DT稿王”和机器人“小南”。人工智能机器人可以促进传媒业传统思维的转化、采编流程的优化以及内容结构的深化,日渐成为新闻生产过程的最佳触媒。

人工智能目前还没有办法取代人类的创造力和思辨能力,但人工智能在数据的处理能力和处理速度上的优势是传统记者所无法比拟的,物联网时代的海量传感器可能使媒体面临更多的大数据挖掘报道,这将使机器人新闻的优势持续扩大。

同时,机器人新闻可以用来满足受众的个性化阅读需求,人工智能也能轻松地对每个用户的阅读习惯进行分析,进而生产定制化的新闻产品。

那些重大的与人们切身利益相关又无法通过实时直播传输的讯息,比如突发地震、突发性洪涝灾害等专业新闻媒体可能无法实时记录的场景,对于机器人新闻来说不值一提,通过实时数据检测和数据分析,算法会自动识别、筛选和数据处理,在几秒内将消息发布和传达给受众,并且精准、有效。

材料三:

目前的AI写作还处于初级阶段,但是它背后的潜力依然让“靠写字谋生”的笔者不能平静。如今,业内都在讨论AI的“奇点”,“奇点”可以理解为AI从目前的弱人工智能变成强人工智能。李开复认为,从目前的弱人工智能到强人工智能(如同人类可以推理和解决问题的Al)需要漫长的时间,但是从强人工智能到超人工智能(超越人类的智慧)可能仅仅需要一天的时间。

虽然当下,写作者还可以惴惴度日,但高枕无忧的写作时代已经结束了。如果“奇点”真的来临,作为写作者的人的价值真的毫无存在的必要了吗?

雨果科幻文学奖获得者、《北京折叠》作者郝景芳给出了她的思考:“在未来,工厂机器流水线留给机器人,人会以更加富有创造性的方式与流水线竞争。人的独特性会体现出来:思考、创造、沟通、情感交流;人与人的依恋、归属感和协作精神;好奇、热情、志同道合的驱动力。”人和机器人最大的差别不是计算能力和文字转化,而是人的情感、道德内核以及对现实世界的观察与思索。使AI进行再多的训练,它也只不过是更改一个个值对应的函数和概率,却理解不了这些值背后的含义,更不用说从海量信息中挑选出有价值的信息来作为新作品的题材了。创造者的个性化思考才是文字作品的价值所在!

(摘编自《机器人书写时代到来,营销行业将被彻底颠覆》)

材料四:

大数据分析带来了媒介伦理失范的问题。媒介具有社会功能,也肩负着社会责任,而媒介的社会责任是媒介伦理的核心问题。

首先,对于机器人新闻写作来说,当机器人记者所写的新闻稿件出现问题时,由于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无法对机器人进行追责,但是错误的新闻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可弥补。

其次,机器人新闻写作程序容易遭到黑客的攻击,黑客随意修改程序发布内容可能会引发社会的恐慌;机器人在抓取数据过程中,也会侵犯用户的隐私权和被遗忘权。

再次,新闻机器人写作利用大数据的精准化特点,可以构建出一幅受众个人的需求图景,实现新闻生产的定制化。根据梅罗维茨的媒介情境论,情境就是信息系统,运用媒介所造成的信息环境如同地点场所一样,都促成了一定的信息流通形式。机器人新闻写作可以从庞大的历史资料库中引出数据,形成大量不同的主题,每个主题都提出不同的论点,得出不同的结论,并利用从社交媒体、在线购物和浏览历史中获得的读者兴趣数据,向读者呈现他们想要的新闻阅读版本。个性化定制在满足受众需求的同时,也使受众陷于信息茧房之中。自媒体时代,用户可以自由分享和获取大量信息,选择性接触自己喜欢的信息,机器人新闻写作的个性化定制根据用户的喜好推送内容,用户越是喜欢就越是推荐。长此以往,用户就被桎梏在自己喜欢的世界里,而无法接触到圈子以外的内容,对真实世界的认知将产生偏差,难以区分现实环境和拟态环境,形成“拟态环境的环境化”。

(摘编自《智能机器人写新闻,这场人机大战谁是炮灰?》)

试题详情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材料一:

回忆钟扬,很多藏族师生说,他就像绽放在“生命禁区”里的格桑花。

来到西藏,钟扬感到,这里需要的不仅仅是一位生物学家,更需要一位教育工作者。他由此萌发另一个梦想:为祖国每一个民族都培养一个植物学博士。

为此,钟扬不放过任何一颗可在当地生根发芽的“种子”。援藏期间,他累计培养了6名博士、8名硕士,他们多已成长为我国民族地区急需的科研教学骨干。在他的帮助下,西藏大学建立了植物学研究“地方队”:他把自己活成了一颗追梦的“种子”

“一个基因可以拯救一个国家,一粒种子可以造福万千苍生。”这是钟扬生前常说的话。从教30余年,援藏16年,他带领团6队收集了上千种植物的4000万颗种子。青藏高原有超过2000多种特有植物,然而,在全世界最大的种质资源库中,长期没有我国西藏地区的植物种子。因此,2001年,醉心基础科研的钟扬只身前往青藏高原,寻访植物标本,探寻生物进化轨迹。此后10余年,从藏北高原到藏南谷地,从阿里无人区到雅鲁藏布江边,都留下了钟扬的身影。

“为什么要花那么多时间,到那么多地方采集种子?”面对质疑,钟扬回答:“眼前的确没有经济效益,但国家需要、人类需要这些种子。做基础研究,心里想的就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除了4000万颗种子,钟扬及其团队还将全世界仅存的3万多棵西藏巨柏登记在册,为珍稀巨柏筑起保护屏障。他们从采集的高原香柏中提取出抗癌成分,并通过美国药学会认证;他们寻找到雪域高原上的拟南芥,为全球植物学研究提供支持……

(摘编自新华网《钟扬:一颗追梦的“种子”》)

材料二:

“人就像种子,要做一粒好种子”,这是袁隆平院士生前常说的一句话。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的人远离饥饿。他一生致力于杂交水稻的研究、应用与推广,这一路走来,虽然有很多的汗水和辛酸,但也有很多的丰收和喜悦。科学探索无止境,这是一条漫长而又艰辛的路。

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勤奋进取务实的精神。袁隆平认为:成功的要诀在于“知识、汗水、灵感、机遇”。他喜欢阅读外文方面的资料,了解其他国家著名的遗传学家的理论新动向,于是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进行研究,从而打开了杂交水稻的大门。

顾大局、淡名利、甘为人梯的协作精神。自从事杂交水稻研究以来,他亲自下田研究水稻的生长状况,从难处着手,从全局着想,曾把自己研究小组的相关材料毫无保留地分给全国各个研究单位,加快了协作攻关的步伐。我们要学习他这种团结协作的精神,才能把事情办好。

袁隆平院士曾说自己有两个梦想:一个是禾下乘凉梦,第二个梦是杂交稻覆盖全球梦。“全球有一亿六千万公顷稻田,如果一半有八千万公顷(种杂交水稻),那现在的情况,每公顷增产两吨,可以多养活五亿人口。”

(摘编自《人民日报》社论《一稻济世,万家粮足》)

材料三:

所谓航天育种,准确地讲叫航天诱变育种,就是利用太空的特殊环境诱使植物种子发生基因变异,进而选育植物新品种、创造农业育种材料、丰富基因资源,是一种将辐射、字航、育种和遗传等学科综合起来的高新技术。

航天系统工程复杂,每增加一点荷载容量都弥足珍贵。在这种“名额有限”的情况下,可以跟随航天器进行“太空旅行”的种子也需要通过“千挑万选”才能脱颖而出。

带上太空的种子,必须是遗传性稳定、综合性状好的种子,这样才能保证航天育种的意义。拿这一批最近收获的“航聚香丝苗”来说,华南农业大学国家植物航天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郭涛介绍道,科研人员对约10000个种质进行了广泛评价,从中挑出若干性状优良的候选搭载材料,而后进一步调研市场需求,最终才确定了“航聚香丝苗”作为嫦娥五号的搭载材料。

“奔月”水稻什么时候才能真正端上老百姓的餐桌呢?郭涛表示,从2020年11月搭载嫦娥五号“奔月”到真正成为流通于市场中的农产品,这批水稻种子要经历种植、鉴定、比较、示范、推广等一系列流程,预期花费3~4年的时间。

毕竟到太空经历诱变还只是品种选育的第一步,“太空种子”既要“上得了天”也要“入得了地”。航天育种是一个完整的育种研究过程,整个研究最繁重和最重要的工作是在后续的地面上完成的。

搭载嫦娥五号的这批水稻种子目前已经完成了第一个世代的种植,很快就要进入下一步的鉴定阶段。据介绍,目前收获的第一批种子来源于2000个植株、1万个单穗,每个植株收获的种子会被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用来继续种植,第二类用来进行广泛的基因及性状鉴定,第三类将作为种子备份进行长期保存。同时,每株水稻都会有一个ID,方便科研人员对每一个样本进行连续的跟踪和鉴定,溯源追查。

(摘编自李子吉《航天育种:一粒种子“上天入地”的奇妙旅程》)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2004年中国就已经是世界上最大的垃圾生产国。目前全国生活垃圾年产量为4亿吨左右,并以大约每年8%的速度递增。

垃圾在不分类的情况下,往往只有两种处理方式:填埋和焚烧。然而,填埋浪费土地资源,产生有害渗滤液,存在污染土壤和地下水的隐患;焚烧会产生有害的灰渣和气体。那些未经安全处理的垃圾,兜兜转转,甚至可能回到我们的身体内。美国CNN做过一个调查,追踪8名志愿者的一周饮食,在他们体内发现了几乎所有的塑料类型。当我们还在为站在食物链最顶端而沾沾自喜的时候,殊不知,链条的底端早已一片疮痍。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所以,垃圾分类,不仅是分类,更是在自救。有分类,才可能更好地无害化处理。

最近,网络上嘲笑上海强推垃圾分类的段子铺天盖地,因为对很多人来说,垃圾分类的最大影响就是自己的生活变得不那么便捷了。其实早在2000年,北京、上海、南京等城市就被确定为全国首批8个垃圾分类收集试点城市,但19年过去了,收效甚微。看来,垃圾分类绝非只是“政府重视,资金到位”就能快速达成的。

(摘编自新浪微博2019年8月21日《垃圾分类,刻不容缓》)

材料二:

1962年,林恩(Lynn W.R。)提出废弃物综合管理理念,其中垃圾管理的“金字塔”优先度层级已被全世界广泛接受。2017年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简易处理比例为2.3%,卫生填埋处理比例为55.9%,焚烧处理比例为39.3%,生物处理比例为2.5%。

(摘编自《垃圾处理与利用的“金字塔”层级》,《科学世界》2019年第9期)

材料三:

垃圾生命周期管理的策略依次为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尤以减量化为优先。减量化要求从产品的设计、生产过程中就要考虑产品废弃后可能带来的环境影响,例如通过减少材料用量、降低重量和缩小体积等一系列手段减少产品废弃后的生活垃圾产量。在产品的消费过程中推进可持续消费模式,通过缩减不必要的消费、减少不必要的包装以及尽可能重复利用产品等策略,减少消费过程产生的生活垃圾。生活垃圾处理要坚持大力推进资源化,尽可能回收资源和能量,例如从电子废弃物中提炼金、银、铜等金属资源,废弃塑料进行再生和建材化处置,有机垃圾进行堆肥和厌氧发酵等生物处理回收有机肥和生物燃气,生活垃圾焚烧发电等。对于最终无法资源化的生活垃圾要进行安全的填埋处置,实现生活垃圾的无害化。

(摘编自杨建新《生活垃圾的全生命周期管理》,《科学世界》2019年第9期)

材料四:

垃圾随意抛掷意味着社会文明还没起步;能够集中堆放,可认定社会文明的开始;如果进行分类处理,就算融入现代文明;只有精细化管理,该国家和地区方能进入先进社会行列。

德国是世界上垃圾分类回收做得最好的国家之一,其垃圾循环利用率达65%左右。其城市垃圾分类实施开始于1904年,至今累计出台与垃圾管理相关的法律800余项、行政管理条例近5000条。从前端收集到末端处理,德国实现了全覆盖和全方位垃圾管理。配有专门的环境警察,每天展开专项巡逻,每周抽查各居民区的垃圾分类情况。

 日本人认为“资源使用不当是垃圾,垃圾利用恰当是资源”,所以日本的垃圾分类环保教育从幼儿园开始,小学四五年级还专门开设了垃圾分类的课程。日本每户家庭的墙上都贴有两张时刻表——《电车时刻表》和《垃圾回收时间表》;每个社区都有垃圾分类的咨询电话,政府编有详细的《垃圾分类手册》。如果乱丢垃圾,很可能被处以5年以下有期徒刑,最高罚款可达1000万日元。

(摘编自汪中求《垃圾分类管理,企业来“接招”》,《企业管理杂志》2019年7月)

试题详情
现代文阅读Ⅰ

材料一:

千百年来,虎被赋予果敢、勇毅等内涵,早已成为中华民族一个重要的文化符号。

虎是力量的代表。自然界中的虎,体格强壮、动作敏捷,展现出旺盛的生命力与充沛的活力。在中国人的文化视野里,虎不仅被用来形容体魄的强健、身姿的矫健,更指代精神的焕发、力量的凝聚。中国人笔下的虎,有叱咤风云的“虎啸而谷风至”,有威武刚猛的“气吞万里如虎”,有自信豪迈的“虎踞龙盘今胜昔”。对虎的推崇与赞赏,饱含着人们对力量的不懈追求,更激励着人们生龙活虎、龙腾虎跃,向着更加美好的未来不断开拓进取。

虎是勇敢的象征。古往今来,能够彰显勇敢、无畏的人和事,也往往与“虎”联系在一起。革命年代,被毛泽东同志称赞为“满身虎气”的徐海东大将,骁勇善战、身先士卒,先后9次负伤,身上留下17处伤疤。抗战时期,与中国人民并肩作战的美国“飞虎队”,冒险开辟驼峰航线,为抗战胜利作出贡献,成就了一段国际合作的佳话。改革开放后,广东的东莞、中山、南海、顺德四地,敢于开拓、勇当先锋,创出了“广东四小虎”称号……像虎一样不惧艰险,像虎一样勇毅前行,英勇无畏的气概与精神,支撑着人们在时间画卷中,书写下一段段激越人心的英雄传奇和奋斗史诗。

习近平总书记号召:“保持勇毅笃行的坚定,展现虎虎生威的雄风,努力争取新的更加伟大的胜利和荣光!”奋进在虎年,就是要激发“虎气”、使出“虎劲”。胜利不会自动向我们走来,我们必须自己走向胜利。不管是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还是继续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无论是推进“双碳”工作,还是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哪一项是轻轻松松就能实现的?哪一项不需要“越是艰险越向前”的英雄气概和“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昂扬斗志?保持历史主动,踔厉奋发、笃行不怠,以猛虎下山的气势和虎略龙韬的智慧勇毅前行,我们定能在新征程上创造新的更大奇迹。

(摘编自《人民日报》2022年1月30日《奋进在虎年》)

材料二:

古代,成年人尚且忧虑自身安危,婴儿从呱呱坠地到长大成人是一次堪比“闯关”的生命之旅。在古人眼里,尚在襁褓的婴儿弱小而毫无抵抗力,自然会用各种各样的仪式为其驱灾避瘟。能“噬食鬼魅”的虎,自然也被天下父母寄予厚望。

宋人罗愿在《尔雅翼》中记载“古者胎教,欲见虎豹勇击之物”,孩子未出生之前,求子如虎,出生之后又给婴孩戴虎头帽,着虎头鞋,有时还穿虎皮衣,以祈求如虎子般健康。

虎形的玩具在古时并不少见,商代遗址中就曾出土灰陶烧制的卧虎以及小型玉雕虎,可以时常佩戴于身。到了清代,多地有制作布老虎的习俗。

与布老虎一样色彩缤纷的民间工艺,还有虎头帽。目前国内发现最早的孩童佩戴虎头帽的实物例证是出土于西安东郊韩森寨唐墓中的虎头帽襁褓俑。这个婴儿俑头戴虎头帽,身着衫,外裹襁褓且在身前系有三条打结的绑带,衣帽处的细节塑造细致,较为真实地反映了唐代婴孩服饰的样貌,也可判断当时孩童已有戴虎头帽之俗。

(摘编自王静《老虎在民间的身份》)

材料三:

在武松被施耐庵塑造出来之前,古人笔下那些真真假假的伏虎英雄早已多不胜数,但拜《水浒传》所赐,武松成了几百年来最著名的打虎英雄。艺术来源于生活,小说家创作出的种种传奇也与人类原始狩猎中的伏虎文化息息相关。

洪荒时代的人类要生存,不可避免要与猛兽斗争,而群兽之中又以虎最为凶猛。清代时大面积山林地带的垦殖,破坏了虎的栖身之所以及老虎赖以生存的食物链,大大缩小了人类与老虎间的距离,导致虎患横行,猎虎行为自上而下广为流行。

对帝王们的狩猎战绩,老百姓并不怎么买账。毕竟帝王将相们的狩猎,大抵还是在相对安全的环境下进行。当然,武松在打虎英雄榜上的人气吊打历代帝王,还有个重要原因,他虽然是喝酒后不信邪上虎山,但打死景阳冈上的老虎,客观上是为当地除虎患,属于为民除害之举。可以这么说,历来受民间推崇的打虎文化的内核并非以猎虎来彰显武德,而在除暴安良。

老虎何辜,怎么就成了“暴”和“害”的代表?其实还真不算冤,数千年来猛虎下山以人为食的事例数不胜数,甚至多有群虎围村、屠村的惨剧,以至于自古以来就诞生了“虎患”这一专有名词。老虎既然已称之为“患”,人们自然希望有英雄出来扫除祸患。据《华阳国志》记载,战国时期“白虎为害,自秦、蜀、巴、汉患之”,“虎历四郡,害千二百人”,百姓深受其苦,逼得朝廷亲自出面号召打虎。当时在位的秦昭襄王发出诏令,国中“有能杀虎者,邑万家,金帛称之”。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诏令发出后,几位少数民族勇士制作白竹弩,最终射杀了白虎。

(摘编自周渝《古代文学中为何总有“打虎英雄”出没》)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