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植物与土壤(B卷)--2023-2024学年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

日期: 2024-04-27 八年级下学期科学

选择题

试题详情
我国嫦娥五号从月球带回了月壤,月壤是月球上的岩石在太阳风、昼夜温差等物理因素的作用下不断碎裂形成的。但由于月壤的形成没有空气、流水和生物等因素的作用,月壤中不包含有机物和水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月球表面没有风,所以月壤的形成不是风化作用的结果
B、 月壤的形成没有生物的作用,所以月壤中缺乏有机物的积累
C、 未经过改造的月壤,不适宜植物的生长
D、 用图示实验可以探究月壤中是否含有可溶性无机盐
试题详情
建立模型是学习科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模型不正确的是( )

A、 图甲为原子、离子、元素关系模型
B、 图乙为壤土类土壤的组成模型
C、 图丙为氧化反应和缓慢氧化关系
D、 图丁为地壳中元素含量模型
试题详情
小黄用显微镜观察植物根尖的结构时,发现不同区域的细胞特点各不相同。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①细胞向外突起,形成根毛
B、 ②细胞能较快生长,使根不断伸长
C、 ③细胞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
D、 ④位于根尖最前端,是吸水的主要部位
试题详情
上图为植物体对水的吸收、运输和散失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植物吸水的主要部位是根毛区
B、 施肥过多会导致根毛细胞失水,造成烧苗
C、 根吸收的水由茎韧皮部中的导管运输
D、 植物体缺水时,气孔关闭以减弱蒸腾作用
试题详情
兴趣小组将一段含一定数量叶片的新鲜椴木枝条底端斜切后插入红墨水中,置于阳光下一段时间后,将枝条横切片置于显微镜下观察,发现区域②变红。下列关于该实验的说法合理的是(   )

A、 区域②变红说明该处是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部位
B、 区域③未变红说明该处是运输有机物的部位
C、 置于阳光下主要目的是为了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
D、 将新鲜枝条的叶片全部去除,实验现象将更明显
试题详情
“六月荷花香满湖,红衣绿扇映清波”。如图是白莲植株的构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莲叶白天进行光合作用,晚上进行呼吸作用
B、 当莲叶表皮的保卫细胞吸水膨胀时,气孔就关闭
C、 藕中含有丰富的有机物,它是通过根从淤泥中吸收而来的
D、 莲叶表面的气孔是植物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
试题详情
科学家们首次利用仪器“听到”并记录下树木“喝水”时发出的声音。以下关于树木“喝水”的讨论,正确的是(    )
A、 树木“喝水”的主要部位一定是根尖的伸长区
B、 “喝”进的水一定会沿着根、茎、叶中的筛管运送到树木各处
C、 “喝水”时,无机盐一定会“搭便车”,“跑”到树木的各个部分
D、 听到“喝水”声时,排出叶片气孔的气体必定有水蒸气、CO2和O2
试题详情
下列关于植物的生长与土壤的关系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最有利于多数植物生长的土壤是壤土类土壤
B、 人们根据植物生长要求配制不同类型的土壤
C、 植物生长需要土壤提供水分、空气和无机盐
D、 玉米喜温暖、干燥环境,应选择黏土类土壤
试题详情
如图是水分进入根部的途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树木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主要是根尖的伸长区
B、 A,B,C 三处细胞液浓度由高到低为C>B>A
C、 栓化的根毛细胞主要是为了让植物更好的固定在土壤中
D、 水分进入根毛细胞后,最终进入根的木质部的筛管
试题详情
如图是果树的一段枝条,长有大小相同的两个果实,已对枝条的两个部位的树皮进行了环剥。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果实B不能继续长大,原因是切断了运输有机物的筛管
B、 果实A能继续长大,因为运输有机物给A的通道未被切断
C、 枝条上1~4四处中,会出现明显肿胀的部位是2处
D、 枝条上部的叶片不会萎蔫,因为运输水的通道未被切断
试题详情

如图为叶片结构示意图,下列对相关结构和功能叙述不正确是(  )

A、 1、5表皮是由一层细胞组成的,和动物中的上皮组织一样具有保护功能
B、 6气孔是植物蒸腾作用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
C、 3叶脉为输导组织,里面既含有导管运输有机物,也含有筛管运输水和无机盐
D、 2、4叶肉为营养组织,里面含有大量的叶绿体,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试题详情
32P(磷)标记的矿质营养液培养某植物幼苗一段时间后,在根细胞中检测32P的累积量和运输量,结果如图所示。下列有关描述错误的是( )

A、 与根尖最末端距离30 mm时32P的运输量最大
B、 营养液中的32P是溶解在水中被根尖吸收的
C、 在根尖的b点32P的运输量和累积量都最低,对32P的吸收量也是最低的
D、 d点32P的累积量最高,是因为该处没有导管,不能将32P向上运输

填空题

试题详情
经测量,某地土壤中砂粒的含量约 20%、粉砂粒的含量约 20%,黏粒的含量约 60%。

试题详情
无土栽培是用人工配制的营养液来培育植物的新型农业技术。该技术在应用过程中要注意以下事项:
试题详情
台风过后,城市里的大树往往会出现倒伏现象,相同情况下农村地区的大树却很少出现倒伏的现象,这与城市大树移栽过程需要砍断部分树根有关。请回答下列问题。

试题详情
雷竹笋是一种常见的食材,肉质细嫩,营养丰富,却不宜多食。
试题详情
图一是绿色植物叶片横切面结构示意图,图二是细胞结构示意图,图三是气孔的关闭和开放两种状态示意图。据图完成下列问题。

实验探究题

试题详情
某同学在学习完植机物的三种生理活动后进行了相关研究。图甲中的A、B、C分别表示植物的三种生理活动;图乙是该同学综合研究呼吸作用、光合作用的实验装置(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吸收CO2):图丙是大棚内该植物制造和消耗有机物和种植密度的关系图。请根据图回答问题:

试题详情
为测定某种土壤中空气的体积分数,小金进行了相关的分析与操作,回答相关的问题。
试题详情
乐乐在探究“茎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部位”时,猜想茎对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是通过木质部的导管,或韧皮部的筛管,或髓进行的。为了验证猜想,他完成了如下实验步骤:

①取粗细大小相似、叶片数相同的同种木本植物枝条3根,将每根枝条的下端用刀片削成面积相似的斜面,再分别按表中3种方法处理。

②处理好后,将每组枝条分别插入3瓶盛有等量稀释红墨水的烧杯中(如图所示,B组枝条只将剥去树皮的木质部部分浸入液体中),置于温暖、光照充足的地方。

几小时后取出枝条,用刀片横切枝条的中上部,用放大镜观察横切面的染色部位,并记录在下表中:

实验组别

实验现象

A.带叶枝条(不作处理)

木质部染红

B.剥去下半部树皮的带叶枝条

木质部染红

C.除了下半木质部、髓的带叶枝条,只留下树皮

木质部没有染红

试题详情
甲图中的A、B、C是绿色植物在白天进行的三种生命活动,乙图是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为研究植物的生命活动设计的实验装置,并得到一些数据如下表。(其中:光照下吸收的二氧化碳

量=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量-呼吸作用释放的二氧化碳量)请据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

5

10

15

20

25

30

35

光照下吸收二氧化碳(mg/h)

1.00

1.75

2.50

3.25

3.75

3.50

3.00

黑暗下释放二氧化碳(mg/h)

0.50

0.75

1.00

1.50

2.25

3.00

3.50

解答题

试题详情
华北某地区经常出现苹果小叶病,有人认为是土壤中缺锌引起的,有人认为是土壤中缺镁引起的,科研人员为弄清到底是缺少哪种元素诱发了苹果小叶病,进行如下实验。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①将洗净根部的苹果幼苗分成三组;②配制适量的完全培养液放入培养缸 A,在培养缸 B、C中分别加入相应的培养液;③将三组苹果幼苗分别栽培在上述培养缸中;④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观察记录分析苹果幼苗的生长发育情况。

试题详情
某同学探究“茎运输水和无机盐的部位在哪”这一问题时提出了假设,根据假设设计并做了如下实验。根据实验回答问题。

步骤 一:取粗细大小相似、叶片数相同的同种木本植物枝条3根,将每根枝条的下端用刀片削成面积相似的斜面,再分别按如表所示的3种处理方法处理;

步骤二:处理好后,将每组枝条插入一瓶盛有稀释红墨水的烧杯中,并置于适宜的环境中;

步骤三:经过10~30分钟后取出枝条,用刀片横切各枝条的中上部,用放大镜观察横切面的染色部位,并将实验现象记录在表中。(B组枝条只将剥去树皮的木质部部分浸入液体中)

组别

处理方法

实验现象

A

带叶枝条(不做处理)

横切枝条中上部的韧皮部和木质部都变红

B

剥去下半部树皮的带叶

枝条

横切枝条中上部的韧皮部和木质部都变红

C

除去木质部和髓的带叶枝条,只留下树皮

树皮(或韧皮部)不变红

试题详情
20世纪30年代,美国科学家鲁宾和卡门利用18O分别标记H2O和CO2 , 将C18O2和CO2分别通入含小球藻的H2O和 H218O中(如图所示),迅速收集产生的氧气。

1